五四青年节丨即使梦想没照进现实,也别被抑郁击垮
五四青年节,身为青年的你,在忙什么?在工作中挥洒汗水,在学习上共享智慧,还是自由自在,不受束缚?
当你回首往事,感叹年华老去,碌碌无为。你有没有想过 ,是什么阻击了你的梦想?让它随风逝去,成为记忆的一部分?大多数人会说,是现实的骨感褪色了远方和诗但其实,在现在这个变化机遇万千的时代打败你的不是“遥远的”梦想,也不是“残酷的”现实而是抑郁。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协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:近三成青年人有抑郁风险,其中,年龄在31-35岁之间的在职青年群体抑郁风险高。 经济压力、职业迷茫、住房问题是在职青年的三大压力源。
调查
新青年抑郁现状调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队协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,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受访青年中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,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。看似很高的数据,细细想来,其实也在事实之中。 数据显示,超过七成(70.5%)青年无抑郁倾向,有抑郁风险的比例为21.4%,有抑郁高风险的比例为8.1%。其中男性有抑郁高风险的比例为9.1%,女性有抑郁高风险的比例为7.2%;而且,男性的抑郁得分也高于女性。女性的抑郁平均得分为15.96分,男性为16.53分。
焦虑
31~35岁青年焦虑 不过,本次调研也发现,焦虑是一个普遍现象。数据显示,有46.4%无焦虑问题,38.8%有轻度焦虑问题,9.9%有中度焦虑问题,4.9%的人有重度焦虑问题。 按照年龄段来看,31~35岁年龄组有5.7%有重度焦虑,而23~30岁年龄组也有4.8%,焦虑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也存在差异,得分高的为31~35岁年龄组,高于14~18岁年龄组和19~22岁年龄组。成年人的,物质更富足,承受的压力也更大。 焦虑的得分在不同身份间也存在差异,在职青年的焦虑得分高于在读学生。其中,在职青年的焦虑得分为12.66分,高于中学生(11.91分)和高等教育学生(12.02分)。那些高呼不想上学,想要上班挣钱花的同学们,你们真的准备好接受大人的残酷了吗。
原因
抑郁怎么来的? 特定脑区神经递质的改变: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为神经递质减少(比如大脑中特定脑区5-羟色胺又称血清素),这导致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失灵,从而引起快乐感消失。 个人的性格因素:比如沉默寡言、不善人际交往、遇事消极等。 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:也是诱发抑郁症的主要因素,比如亲人去世、罹患重病、遭遇重大挫折等。
表现
抑郁症在言语上有哪些表现? 如果你留心观察,如果自己身边的人经常会说这几句话,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已经处在了抑郁症的边缘。
,“没意思”
在抑郁症患者的眼中,这个似乎并没有多少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,由于他们看待是以极度悲观的角度,往往一些挫折会无限放大,一些好事则会被无限的缩小。这就导致在他们的中什么都好像无所谓。因此这句话如果在一个人的嘴里频繁出现的话,意味着他的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。
第二,“我真没用”
抑郁症患者除了对充满悲观以外,更自身也是极度的不自信。其实所有抑郁症的的起点就在患者本身。当一个人对于自身产生了错误的认知,就会导致他对自己能力的极力否认。再加上与当下社会流行观的冲突,终导致他的整个观崩塌了,对自己进行了全盘的否认,继而陷入抑郁症中。
第三,“都是我的错,连累了别人”
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,那就是太过于自责。通常情况下这句话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,表明这个人非常的有责任心。但如果频繁的说,就意味着在每一件事情出现失败之后,总是将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,太过于自责是抑郁症的前兆,不断的自责,导致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不断降落,终变成否认。
综合来讲,抑郁症患者总共有三个特点,,对整个极度悲观。第二,对自身能力极度否认。第三,心灵变得极度敏感,还会伴随强烈的自责。
抑郁患者只是心灵脆弱,不是软弱 很多人对于抑郁症患者还有另外一种错误的认知,那就是抑郁症患者都非常的软弱。对待自己身边的抑郁症患者,还是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,心理脆弱不代表一个人软弱,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。
在这个上,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坎坷和艰辛,也许在阳光的表面下,有着一个紧咬牙关的灵魂。生活总是不能如我们所计划的那样顺利,我们也无法避免和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。
我们可以做出我们的反应和选择,尽可能地去改变,这本就是隐藏在我们身上的超能力。如果你有抑郁、焦虑情绪,请及时的寻求解决方法,不要自己扛。